时间: 2024-10-11 14:23:47 作者: 半岛官方网站下载
从ChatGPT引爆AI革命的那一刻起,“无AI,不智能”便已成为行业共识。时至今日,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无论是自主品牌或是跨国巨头,无论是燃油车抑或新能源车,都迫切地彰显着自身的AI基因,智能座舱也由此迎来爆发式增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App远程控制、大尺寸中控屏、语音识别、车联网等多项配置渗透率已达90%,基本实现标配化。如今,在AI赋能下,驶入未经探索的“无人区”,智能智舱的未来将要如何演变?
9月29日,在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 2024)召开期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了《AI汽车发展报告(2024)-AI定义座舱》(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三电”技术越来越趋同,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路线也逐渐明晰,二者正向通用化方向迈进。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差异化最重要的领域就来自于“好玩”,AI技术上车应用,最突出的即是大模型对汽车交互、娱乐、出行等功能的升级,使得汽车座舱进化为更高层次、更多详细的内容的智能空间体。
百度Apollo智能座舱业务总经理李涛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智舱的终极形态将是一个具备理解认知、学习能力,并能自动化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情景感知和服务的车端智能体,而这一变革必然离不开大模型的赋能。
“人工智能时代给汽车行业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AI成为驱动汽车变革新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以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深度与汽车融合,传统的汽车智能化正在向以AI为驱动的全新汽车智能化转变。
其中,在智能座舱领域,大模型的赋能给智能座舱在人机交互、娱乐、出行等方面带来更多想象。《报告》指出,AI技术将从语音开始,重塑人车交互体验,不仅赋予语音助手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及理解能力,还能通过多模态的方式提升交互准确度和智能化。由于大模型具备深度语义理解能力,又能与实时信源、实时数据来进行标准化对接,具备实时知识搜索的能力,能够极大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让原先机械式、规则式的语音交互变得更自由、自然。传统的“触控为主、对话为辅”的人机交互方式将由此向语音、视频、文本、图像等更多维的人机交互方式转变,为用户所带来更加直观的信息表达。
在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的基础上,智能座舱可以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真正的完成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功能原子化+个性化编排”的方式,智能座舱能够在兼顾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用户驾驶习惯、偏好设置、情绪变化,并不断学习和适应用户的变化,以保持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此外,李涛表示,由于传统汽车座舱功能开发往往是功能的简单嫁接,很多App不仅没有带来便利,反而给用户所带来理解和认知上的负担,车机内存资源也被过度占用,车企也因此就需要付出大量不必要成本。JD Power的数据便指出,截至2024年,平均每辆车安装的智能配置装配数约13个,但用户可感知的仅不足5个。而有赖于强大的理解、记忆、逻辑和生成能力,AI定义下的智能座舱不仅仅可以理解场景信息,提供紧贴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多样化服务,并实现大屏、软件、语音等产品相互衔接、共为一体,实际做到“想你所想”。
人工智能的强大颠覆力让行业上下意识到,传统的汽车技术已然不足以支撑公司竞争,惟有加快AI研发,才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夺得主导权。正如张永伟所言:“对于汽车企业来讲,建立以AI驱动的智能化发展,实现战略迁移,才能赢得未来。”与差异化日渐缩小的智驾相比,智能座舱无疑是当下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提升“好玩”、“好用”AI化能力的最佳切入点。
近年来,以百度Apollo为首,小鹏、华为、极氪、岚图等在内的企业纷纷加码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投入。其中,借助文心一言大模型,百度于今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智舱大模型2.0,实现体验、架构、开放全面升级。在此基础上,百度又推出智能体产品,将百度智能座舱升级为Apollo超级座舱。
据李涛介绍,所谓的“智能体”具备了全感融合、全局规划和全域执行三大能力。在对人、车、世界三大维度信息的感知、融合基础上,大模型通过理解、记忆、逻辑和生成能力及专业的模型分析架构,能够让Apollo超级座舱自动理解、构建,并生成相应场景,调度全车能力,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并主动执行最优全局解决方案。“Apollo超级座舱的很多能力在极越07上已经实现量产。如百度智能语音功能,在车速90km/h的开窗场景下,语音识别率高于多数车型在关窗静态场景下的是被准确率,这就是大模型和多模融合的力量。”李涛说道。此外,萝卜快跑第6代无人车也将搭载Apollo超级座舱。
当然,技术固然重要,但快速规模化普及也尤为关键。对此,张永伟指出,在全新的产业生态下,闭门造车绝不可取,要打造开放、共创、共生的合作模式。为此,百度与上汽通用等品牌展开智能化领域合作,其中Apollo超级座舱将在别克全新GL8陆尊PHEV上实现量产搭载,做好“技术合伙人”。李涛表示,要想实现智能体的大规模上车,离不开整车企业的全力支持,今年年内,搭载百度智能座舱的产品将突破1000万辆。
“智能座舱的未来方向,要去做全感融合,并基于大模型理解、记忆、逻辑生成能力进行全局规划,然后全方位驱动各种应用进行深度协同执行,一定是往智能体化、机器人化的方向演进。”李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