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方网站下载

全球车载控制器龙头科博达

时间: 2024-05-14 06:31:38 作者: 智能座舱域产品

  车载控制器龙头,产品型谱覆盖面广,国内照明控制管理系统领军企业,多元化产品持续扩张

  科博达是汽车智能系统方案提供商,深耕汽车电子领域近 20 年,是具备配套全球整车厂 汽车电子同步开发能力的少数本土企业之一。

  现有产品主要为汽车照明控制、电机控制、 能源管理、车载电器与电子以及其他汽车零部件五大系列(2021 年前三季度照明控制、 电机控制、车载电器电子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50%、22%、18%)。

  公司作为照明控制管理系统龙头,业务覆盖照明控制全系列新产品,包括 HID/LED 主光源控制 器、辅助光源控制器、氛围灯控制器、尾灯控制器以及阅读灯控制器。

  根据传感器信号 输入,通过软件算法实现前大灯、日间行车灯、车内氛围灯以及尾灯的开关、角度、亮 度调节等功能。

  根据招股说明书,公司主光源控制器的全球市占率从 2016 年的 2.75%提 升至 2018 年的 5.26%,辅助光源控制器的全球市占率从 2016 年的 2.47%提升至 2018 年 4.77%。

  2016-2020 年公司的照明控制管理系统销量年复合增长率为 24%。随只能电动 车渗透率的继续提升,车内外照明系统对于智能化、节能化有更多的要求,照明控制系 统的需求将得到价值量和需求量的提升。

  公司的新品类持续扩张,围绕着五大系列开疆扩土。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有五大系列: 照明控制管理系统,产品涵盖主光源、辅助光源、氛围灯、尾灯以及阅读灯整个照明系统 的控制器。

  电机控制系统,包括燃油泵控制系统、空调鼓风机控制系统等中小型电机控制系统以 及主动进气格栅控制系统 AGS、辅助电动泵等机电一体化产品。

  能源管理系统,包括车载电源的 DC/DC 转换器和 DC/AC 逆变器等。 车载电器与电子,包括电磁阀、点烟器等汽车电器。 其他汽车零部件,包括线 年公司的车灯控制器、AGS 系统、热管理系统、氛围灯、USB、底盘域控制器等产品 获得了保时捷、大众、小鹏、吉利、比亚迪、康明斯相关项目的定点。

  其中照明控制器 业务获得宝马尾灯、福特大灯、雷诺大灯等项目定点,底盘域控制器获得包括比亚迪、 小鹏在内的车型项目定点,公司配套小鹏的 DCC 产品已批量生产,底盘域控制器项目正 在研发中,预计 2023 年 SOP。

  公司首款汽车电子 产品 HID-400 电子镇流器 2004 年获得大众集团产品评审认可,获得德国大众的 BMG 证 书,并于 2006 年量产上汽大众的国产订单项目。

  2007 年公司进入奥迪同步开发体系, 合作开发汽车照明系统,将 HID 产品拓展至 LED 产品。因此公司的客户结构深度绑定大 众集团(包括其下属子公司奥迪、保时捷、宾利等车企)。

  先后成为上汽大众、奥迪、一 汽大众和保时捷汽车的 A 级供应商,合作领域从汽车照明控制系统扩展到电机控制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等。

  除了深度绑定大众集团,公司不断实现新客户的突破和渗透,加速全 球化布局,公司 21 年下半年量产宝马尾灯、福特大灯、雷诺大灯项目,有望多维度增厚 营收水平。

  目前截至 2021 年第三季度,公司的前五大终端客户营收占比约 87%,分别 为德国大众、一汽集团、上汽大众、康明斯、潍柴动力(其中大众集团。包括一汽大众、 德国大众、上汽大众收入占比约 69%)。

  全局来看,公司已与大众集团、戴姆勒、捷豹路 虎、福特、宝马、雷诺等外资车企和比亚迪、吉利、小鹏等自主品牌建立合作关系,直 接客户也包括 LUMILEDS、海拉、华域视觉、马瑞利等一级供应商。

  面对行业新形势,公司的客户拓展从国际本土化向本土国际化转型。以往公司的产品主 要聚焦于合资车型项目引进国内进行零件国产化,如公司的车载照明控制系统就是伴随 着大众的 CKD(全散件组装)零件订货模式向国产化本土供应模式转变的过程。

  随着全 球电动化转型加速、自主品牌崛起的新形势,公司加快上下游产业链拓展步伐,将大众 集团供应体系积累的技术优势、专业的开发能力以及稳定的量产能力拓展至其他客户, 推动客户结构国际化。

  下游方面,公司 2018 年获得宝马汽车 LED 尾灯控制器提名信、 雷诺汽车 LED 主光源控制器提名信,并于 2021 年逐步放量。

  上游方面,公司与英飞凌、 瑞萨、TDK、Sumida、恩智浦等电子元件龙头合作密切。公司的营收收入分地区来看, 约 70%的收入来自于中国大陆,约 30%来自于海外,国际化趋势下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优 势比较明显。

  公司注重研发且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与国内其他汽车电子标的和国际 Tier1 相比,研发 费用率处于中上位置。

  公司从未把自身定位成合资车企的“国产化加工厂”,采用 Autosar 开发平台进行产品开发,与主机厂商直接对接同步开发平台,目前已经跻身全球 照明控制器第一梯队,与大陆、海拉等国际巨头同台竞技。

  软件开发流程方面,公司已 经获得 ASPICE 2 级验证并积极准备 ASPICE 3 级认证,从项目级的流程统一技术开发 能力提升至组织级(公司级)的流程统一。

  安全标准等级方面,公司达到 ASIL B 级标准。 车规级试验认可方面,公司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 EMC 试验检测设备,既有产品已经得到 了充分的验证,新品类的开发认可流程可复制性较强。

  子公司以及合资公司围绕着车载控制器主营业务布局多品类产品,实现研发资源和供应 链的垂直整合。

  其中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嘉兴产业基地是公司基本的产品的生产基地, 用于研发生产 HID、LED 等汽车照明控制器、汽车燃油泵控制器、汽车空调鼓风机控制 器等产品。

  科世科汽车部件(平湖)有限公司由科博达与 Kromberg&Schubert 合资成立, 专注于汽车线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配套于上汽大众多款车型,包括整车低压线束和 发动机线束等产品。

  截至 2022 年 3 月,公司的总股本为 4 亿股,股权较为集中,员工激励较为充分。公司 控股股东是科博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59.85%。

  实际控制人为柯桂华先生、 柯炳华先生,二人是亲兄弟关系,柯桂华、柯炳华合计持股比例为 53.69%,股权较为集 中。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为嘉兴富捷、嘉兴赢日、嘉兴鼎韬,持股比例分别为 6.32%、 3.25%、3.25%,公司管理层均有持股,员工激励较为充分。

  回顾公司的历史业绩,我们认为公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赶上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 当前卡位自主崛起的新赛道:

  高速发展期(2007-2014 年):公司业务尚处于产品导入期,通过大众集团 BMG 认 可顺利进入大众集团供应体系,跟随德系一流的供应链同步成长,获取了技术优势和 管理经验。

  公司在奥迪 Q7 车型的开发定点中,与博世、法雷奥、电装、海拉等巨头 竞争,成功获得定点。

  该阶段公司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德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高速增长 和稳步扩张,公司 2007-2014 年营业收入 CAGR 达到 58%,归母净利润 CAGR 达 到 71%。

  增速稳定期(2015-2017 年):乘用车市场需求波动性较大,公司主要配套德系品牌 跑赢行业,同时公司加码研发投入以及新业务新客户的拓展,因此营收增速保持稳定。

  2015-2017 年营业收入 CAGR 达到 26%。同时公司的 LED 产品开始对 HID 实现替 代,公司的新产品 LED 主光源控制器于 2015 年开始小批量试生产。

  由于产量较低, 导致产品单位成本相对较高,相应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因此 2015-2017 归母净利 润 CAGR 仅为 8%。

  业务转型期(2018 年-至今):国内外市场受到疫情+缺芯的综合因素影响,乘用车行 业景气度下行,公司配套客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公司 2020 年营业收入承压。

  同比出现了 0.3%的微幅下滑,但是归母净利润依然呈现 8.38%的增长,主要是因为 成本的优化和照明控制管理系统、汽车电子电器等高毛利产品销售份额的增加。

  公司进行 多维度客户拓展以及多品类产品型谱扩容等业务转型,客户拓展包括宝马、福特、雷 诺等外资品牌以及比亚迪、吉利等自主品牌,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与特斯拉、蔚 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建立合作关系。

  产品型谱方面,公司紧贴车载控制器, 拓展智能座舱视觉系统的人机交互智能化技术、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及相关域控制器 产品。

  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多产品的毛利率均保持在 35%以上。公司营收前三大板块分别为照 明控制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管理系统、车载电器与电子,近五年营收占比均超过 90%。

  2020 年这 三大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为 36.8%、32.4%、39.0%,盈利能力较强。在疫情和缺芯的综合 影响下稳扎稳打,2021 年 Q1-Q3 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依然在 35%左右,与可比公司相比, 盈利能力比较突出。

  期间费用方面,公司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较为稳定,管理费用 率中枢为 5-6%,销售费用率中枢在 2%左右。研发投入方面,公司研发投入稳步提升, 21 年 Q3 研发费用率占比达到 13%。

  新产品矩阵紧贴消费升级趋势,车载控制器蕴含新增量,渗透率提升+产品升级+国产替代,车载控制器铸就高成长性优质赛道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升级正在推动汽车电子控制器市场的 发展。我们认为车载控制器的赛道成长主要有以下催化剂:

  渗透率提升带动市场规模扩容。乘用车一般包含 50-100 个或更多的电子控制单元 (ECU),单车电子控制管理系统数量以及价值量不断增加。

  根据 Statista 预测,全球汽 车电子市场规模 2028 年将达到 4002.7 亿美元,相较于 2020 年接近翻倍。

  国内汽车 电子市场约占全球四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 略规划分析报告》,我们预计 2025 年国内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8800 亿元, 2030 年形成万亿市场。

  产品升级促使单车价值量猛增。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对于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 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云等方面智能信息 交换和共享。

  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因此产品升级趋势下, 单车汽车电子价值量进一步提升。

  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国内外汽车电子由博世、大陆、电装等 Tier1 主导,头部三家合计占比 32%,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因此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存 在较大替代空间。

  公司新产品矩阵紧贴消费升级趋势,多维度提供增量,车灯控制器:长坡厚雪赛道,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实现翻倍

  汽车车灯总成单车价值量达到 1500-3000 元,其中单个车灯控制器价值量也有多达 200 元的价值量。车灯的核心环节主要有芯片、光学模组以及控制器。

  其中车灯控制器是整 个车灯总成的“中枢神经”,其接收 BCM 传输过来的指令,通过算法控制实现车灯照明 亮度、高度、角度的调节逻辑,是车灯总成中技术壁垒较高的零部件,保障了车灯照明 系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大部分车灯总成供应商会外购汽车电子的控制器,比如大陆、 德尔福、电装等公司的控制器,科博达车灯控制器成功切入车灯技术壁垒较高的核心环 节,与小糸、华域视觉、法雷奥等第一梯队的一级供应商均有深度合作。

  公司车灯控制器的定价是成本加成模式,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 90%以上。公司车灯 控制器的上游零件包括 MCU、DSP、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以及压铸件、注塑件等结构件

  其中电子元器件为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主动元器件中集成电路采购金额占比最高 (根据招股说明书,约为 17%),在集成电路采购方面,公司已与英飞凌、瑞萨等国际一 流供应商建立直供关系。

  LED 照明市场强劲增长,有望成为“街灯”。随着消费者对于亮度、发光寿命、节能型、 耐用性需求的提升,车灯由卤素灯向氙气灯、LED 车灯甚至激光大灯发展。

  目前 LED 大 灯在 10 万以上的车型中基本普及,不少 10 万以下的车型高配也有搭载,我们认为 LED 车灯将得到迅速普及并有望在中长期实现乘用车接近 100%的渗透率。

  LED 车灯的快速 渗透对应的 LED 车灯控制器是核心增长点。公司的 LED 控制器产品拓展至宝马、福特、 雷诺等品牌,将有效增厚公司营收。

  辅助光源控制 器中 LTM 被 LDM 替代的效应凸显。LDM 销量增加使得原材料采购议价能力增强,成本 相应降低;

  LLP 销量增加使得公司的产品不断升级,价值量不断迭代,且该产品得到了 EMC 充分验证在后续新开发项目中无需再次进行 EMC 验证,大大降低了方案设计难 度和研发成本。

  对于车灯市场规模,我们测算 2025 年 LED 渗透率将突破 50%,LED 车灯市场规模达到 500 亿元,五年 CAGR 达 12%。

  对于车灯的核心零部件车灯控制器,我们测算全车主光 源、辅助光源、尾灯、氛围灯控制器,合计单车在 800 元左右,预计 2025 年有望形成 百亿市场,公司作为车灯控制器的领跑者,配套产品将实现快速放量增长。

  根据公司招 股说明书,公司目标 2024 年内形成 2100 万套 LED 主光源控制器、1200 万套辅助光源 控制器和 600 万套氛围灯控制器的产能。

  氛围灯从高价位车型向下渗透。汽车内饰成为影响消费者购置汽车的重要因素,氛围灯 可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氛围灯控制器由一个主机和多个从机组成(中低端汽车装配 6-10 个从机,高档汽车装配 10-20 个从机),主机负责集中处理信号,通过 LIN 总线控 制从机,从机接受主机控制,调节 RGB 三色的 PWM 占空比从而控制颜色输出

  我们统 计汽车之家2020 年和 2021 年 12 月上市新车,氛围灯在新车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且从 高价位车型向低价位车型渗透,已经渗透到 10 万以下的众多车型中。

  AFS、ADB 功能升级,公司的第三代灯控 LLP 已经具备 ADB 功能。汽车车灯还对于自 适应调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目前 LED 的发展情况,大部分 LED 车灯的功能 性比较单一,只有简单的远光和近光功能,智能化程度不高,无法适应于复杂的路况。

  当前发展的自适应系统主要有 AFS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和 ADB 自适应远光系统。其中 AFS 根据车辆的转向来旋转头灯内的灯具 8-15°,从而兼顾弯道死角;

  ADB 根据输入的 视频信号,判断前方会车的距离与位置,并调整灯光的照射区域,避免对来车产生炫光, 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驾驶员的视野需求。

  自适应灯光调节等功能升级推动了汽车安全照 明以及汽车智能照明,是智能辅助驾驶的重要前提,车载控制器产品的价值量也因此提 升,增厚公司营收。

  对于智能车灯 AFS、ADB 的市场规模测算,基于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数据,国内 2019 年 AFS 渗透率 18%,ADB 渗透率 1.8%。

  我们统计了市场上不同价格区间的多款车型, 我们发现 30 万以上的车型均提供了 AFS、ADB 功能,20 万以下的车型中也逐步渗透, 尤其自主品牌渗透率较高。

  相较于国际 Tier1,我们认为科博达的核心优势不仅是成本优势,更在于研发层面的 灵活性和本土化定制开发能力。

  随着国内造车新势力和自主品牌的崛起,内资控制器企 业能够更快得响应整车厂需求,兼顾技术研发和制造成本,有望在这轮国产替代中抢占 高地。

  以公司与大众集团的合作为例,由于大众集团原先指定的照明控制器 LHC 的供应 商断供,公司在临时得到供货需求的情况下短时间完成了交付工作,从需求到设备产线 搭建到量产交付,公司仅用了 3 个月时间,公司的产线复制能力较强。

  车灯控制器由二级供应商转为一级供应商是主流趋势。一方面随着成本压力的提升, 主机厂希望车灯控制器能大规模采购以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 LED、智能大灯的渗 透,控制器变得越来越复杂,主机厂需要直接参与设计开发和供应商管理,确保控制器 的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

  因此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车灯控制器供应商,大部分在手项 目都是由整车厂商指定并确定其供应商地位。

  机电一体化产品主动进气格栅系统 AGS(Active Grille Shutter)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该系统为热管理核心组件。

  可以基于不同的工况通过逻辑计算调整格栅开闭的角度以控 制进气量,对于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维持电机和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提升续航里程, 对于燃油车可以有效节能减排。

  科博达的 AGS 系统应用了无刷微电机、无感电机控制软 件、精密齿轮传动等关键技术并已经批量供货福特汽车(2019 年 4 月底)。

  定点项目覆 盖大众、蔚来、长安等客户,截至 21 年 6 月底共有在研项目 20 个,预计整个生命周期 销量为 1000 万只。

  我们假设汽车轻量化整备质 量每减少 50kg,每百公里油耗可降低 0.15—0.3L(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约 3-7 克/公里), AGS 对于减少油耗的贡献相当于 20-50kg 整备质量的减轻。

  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需 求的提升和燃油车节能减排标准越来越严格,AGS 渗透率将得到快速提升,根据公司 2020 年年报测算,2019 年国内 AGS 市场规模 22.28 亿元,2026 年将超过 100 亿元市 场规模。

  (乘用车 AGS 总成 200~400 元,商用车 700~800 元),7 年 CAGR 达到 24%。 与此同时,AGS 不仅局限于乘用车领域,根据公司公告,商用车领域如一汽解放也有询 价定点。

  商用车国六标准实施带动国六后处理产品的发展空间。商用车国六排放标准主要分为国 六 a、国六 b 阶段,预计 2023 年 7 月 1 日完成所有重型车辆的国六 b 切换。

  相较于国五 标准,国六对尾气的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的排放限值做了严格的规定,后 处理系统可以减少两项排放指标,后处理产品如尿素喷嘴、HC 喷射系统、智能温控阀等 零部件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大环境来看,今年的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的重要要求,基建、保障房建设有望提速,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将首先受益。

  公司的相关产品已经配套康明斯、潍柴动力、中国重汽、一汽解放等商用车主机厂,在 部分关键零部件领域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实现更好的国产替代。

  21 年上半年公司的国 六排放相关产品销售保持在 150%以上的增长率,主要受益于 21 年 7 月 1 日的商用车国 五、国六切换,随着国五、国六切换趋稳,商用车新产品将持续增益公司的相关后处理 产品,营收将持续保持高增长。

  智能化领域掘金,赋能整车厂实现软件定义汽车,整车架构模块化,域控制器迎来新机会

  硬件方面: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带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迈向集中式,域控制 器迎来新机会。

  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提升了系统复杂度和成本,面对更多的传感器、更多的 电子器件,CAN 总线无法提供更高的带宽通信支持。

  因此传统的分立控制架构急需升级, 需要向集中的域控制转变,最终形成“车-云计算”的云端互通模式。

  不同主机厂根据自 身的设计理念将整车功能划分不同的域,目前的主流是将整车不同功能分为五个域:自 动驾驶域、动力域、底盘域、座舱域和车身域。

  我们认为特斯拉在电子电气架构演变过 程中则领先一步,特斯拉的域控制器不是按照整车功能区域划分,而是以区域划分(中 央计算模块、左车身控制模块、右车身控制模块),由集中式向跨域融合过渡。

  软件方面:随着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的通信算力要求提升,更加复杂的代码数据也使 软件层面的设计要求提升。

  主机厂和 Tier1 的分工也在发生改变,采用软硬件解耦的开发 模式,以开发需求为源头,主机厂和 Tier1 定义好开放式的数据/服务接口,匹配详细场 景定义。

  Tier1 提供执行器产品而不再是整体的解决方案,主机厂通过控制策略的开发实 现硬件资源的共享和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因此软件能力成为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竞争 力。

  从主机厂的规划来看,未来 2-3 年电子电气架构升级依然是主导方向,各个主机厂 基于不同的场景定义对于域控制器的定义各不相同。

  底盘是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的重要载体,底盘域控制器集成常见的制动、转向、 悬架控制等功能,安全要求等级较高,技术壁垒较高。

  横向看,当前汽车制动系统、驻 车系统、电子稳定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正在发生变革,如真空助力系统演变成电子 制动,机械驻车系统演变为电子驻车系统;

  纵向看,底盘的控制已经从 ABS 防抱死系统、ESP 车身稳定系统等单一系统逐步转换成域的控制,底盘域的整合成为了发展的趋势。

  当前的底盘域控制器集成功能较少,后续在集成了转向、电子稳定、制动、驻车、防抱 死等功能后,单车价值量继续提升。

  我们测算底盘域控制器在 2025 年的市场规模有望达 到 77 亿元,2030 年市场规模达到 248 亿元,5 年 CAGR 达到 27%。

  公司在国内底盘控制器和底盘域控制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获得了小鹏、吉利、比亚迪等国内头部自主品牌 DCC(自适应悬架控制器)、ASC(空气悬架控制器)定点,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客户。

  其中配套小鹏的 DCC 产品已于小鹏相关车型上批量生产,底盘域 控制器项目正在研发中,预计 23 年 SOP 放量。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升级趋势显著,空气 悬架、自适应悬架进入了更多消费者的配置清单。各家车企将高端智能电动作为品牌定 位,对高端配置搭载态度积极,已有蔚来、极氪、岚图、小鹏、理想、红旗等先行者。

  对应的 DCC、ASC 控制器将同步放量。同时,公司的域控制器产品顺利延伸到车身领域, 并已获得国内新能源车企相关项目车身域控制器的定点。未来,公司将以底盘域控制技 术积累为起点,同时发力底盘域+车身域。

  新增定点不断突破,开发流程的话语权逐渐提升,公司的新品类和新客户持续拓展,新增定点不断突破。

  根据公司公告,2019 年公司新增 定点 66 项,在手订单生命周期 2.5 亿只,2020 年上半年新增定点项目 47 项,在手订单 生命周期配套 2.3 亿只,2021 年上半年新增定点 32 项,在手订单生命周期销量 1.68 亿 只。

  其中包括戴姆勒、宝马、奥迪、大众、福特、雷诺、标致等国际知名客户全球平台 项目以及比亚迪、吉利、小鹏等自主品牌项目。同时,公司加码了新能源汽车、智能驾 驶、国六排放标准等新技术、重大前沿领域技术预研工作。

  公司是汽车照明系统的核心供应商,不断提升开发流程的话语权。汽车照明系统由主机 厂将模组、控制管理系统、周边的罩盖等重要总成件定点给供应商,一级供应商以华域视觉、 小糸、马瑞利、海拉、星宇等车灯总成供应商为代表

  当前的趋势是车灯总成和控制器 分包,核心的车灯控制器供应商由主机厂指定,双方在定点、认证、开发和批量交付方 面都是直接对话。

  整车厂从成本、商务、技术的角度,为了项目更高的效率,更愿意选 择技术壁垒高、合作周期久的控制器供应商,科博达掌握核心技术且发展紧密长久的合 作关系,逐渐融入产业链头部团队,与大陆、博世、电装等同台竞技。

  照明控制器业务:公司是国内外领先的灯控企业,考虑到 21 年行业缺芯,公司营收 和盈利水平阶段性承压,随着缺芯缓解,灯控业务的市场供需有望在 22 年恢复。

  基于乘用车的总销量和单车使用量(单车 主光源控制器为 2 个,辅助光源控制器为 2 个),我们测算公司主辅光源控制器的销量除 以年度乘用车总量的二倍以计算公司的市占率。

  我们预计 2023 年公司主/辅光源控制器 国内市占率有望突破 30%/15%,全球市占率突破 10%/6%。

  电机控制管理系统业务:该板块与商用车国六切换的联动性较大,21 年上半年商用车需 求提前透支,我们预计 22 年商用车市场会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趋势,公司的后处理产 品将厚积而薄发,有望享受排放升级带来的红利。

  域控制器等新业务:底盘控制器,包括 DCC(自适应悬架控制器)、ASC(空气弹簧 悬架控制器)、底盘域控制器定点项目较多。

  但是量产项目后置,有望后期快速放量,我 们预计 2021-2023 年的营收增速分别为 66.67/160/86.15%。

  期间费用率:公司注重期间费用的管理优化和研发投入,我们预计三费增速将低于营 收增速,研发费用的规模效应将得以体现。

  在研和预研产品将逐步放量,研发产出厚积 薄发。我们预计 2021-2023 年的三费费用率分别为 7.43/6.23/5.52%。

上一篇:端到端无人驾驶、多模态场景大脑……未来出行更灵活 更安全 更有人文关怀

下一篇:【48812】开源证券-出资战略专题:开源金股4月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