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2-28 15:46:14 作者: 半岛官方网站下载
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当晚,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对新车优秀的底盘技术点赞,并表示:“爆胎测试这种事最好CEO亲自上,要不咱俩安徽老乡约起来。”
翌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作出回应:“5月,尊界S800发布会邀请老乡李斌一起见证。欢迎蔚来和我们一起在创新的跑道上你追我赶!”
过去近20年,底盘质感一直是外国汽车品牌俯视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点。从结构,到材质,再到调校,外国汽车品牌一度全面领先,国产品牌鲜有能与之抗衡的产品。
所以过去一些自主品牌,为了标榜高端定位,请来“洋面孔”为新车底盘做调校,显得与国际接轨。
余承东展示了尊界S800时速120km/h前轮爆胎、80km/h过弯外向前轮爆胎车辆都不失控的能力。
李斌则分享了蔚来ET9在150+km/h前后轮爆胎、80km/h弯道前后轮爆胎车辆都不失控的能力。
从用户观感,两项技术呈现的结果相差不大。要想知道谁更先进,首先要理解,为何爆胎会导致车辆失控。
正常充气的轮胎都有一定的厚度,车身重量会按照特殊的比例,分配于四个车轮。一轮爆胎则意味着轮胎失压,重量平衡被打破。
不论是前轮爆胎,还是后轮爆胎,只要车辆处于高速行驶状态下,就可能急剧偏航。相对来说,具备转向功能的前轮,爆胎后车辆失控可能性更大,同时危险也会比后轮爆胎更高。
在主动底盘技术出现之前,为降低爆胎风险,车企们采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缺气保用轮胎。
相比普通轮胎,它的胎壁更厚,即便在内外压差为零的时候,依然能撑起部分车身重量,保留一部分功能。
同时,ESP、四驱系统、智能扭矩分配等技术的应用,也能让爆胎的危险系数有效降低。
而在尊界S800和蔚来ET9这里,面对爆胎危险的解决方法则出现了本质变化。
首先,两台车均搭载数字架构,并且都具备“全域融合”的特点,即通过一个中央计算平台来调动车身、动力、底盘,实现传统底盘没办法做到的复杂操作。
所以,在面对高速爆胎这件事情上,两款车的操作逻辑也相似,都是“感知-决策-执行”。
蔚来ET9的执行思路为,通过XBS线控制动系统与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联动,爆胎瞬间,蔚来ET9会切断受损车轮的动力,同时增加另外三个车轮的扭矩输出,实现动力无损转移。
爆胎后,空气弹簧和CDC减震器协同工作,在0.01秒内完成车身姿态补偿(倾斜角≤1.5°),避免失控侧翻。后轮主动转向系统在单侧爆胎后,反向微调后轮角度,抵消方向偏移效应,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能力。
而尊界S800则通过途灵龙行平台的ADS感知、驾驶意图分析和车辆状态检索,将传感器汇聚的信息进行融合,再由中央控制管理系统进行决策,实现电机、制动、转向、悬架的多维度联动,并在200ms内完成底盘响应。
尊界S800全车搭载了4颗激光雷达,并基于L3级高阶智能驾驶架构设计,这样丰富的配置,除了为后续更高阶的智驾做准备,也能逐步提升新车的撞击防护能力。
当智驾系统感知到碰撞没办法避免时,车辆能自主调整座椅姿态、收紧安全带、升窗、车门解锁,甚至能提升撞击一侧的底盘高度,用更结实的下门槛梁应对撞击,降低对车内乘客的伤害。
所以,尊界S800和蔚来ET9的智能底盘不止在爆胎时派上用场,也能提供更安全的用车体验。
视频中,蔚来ET9开启“除雪模式”,通过左右两侧悬架的高度控制,模拟人类“抖肩”的操作,将车身上的积雪“抖”下来。
如此夸张的抖动幅度,如此丝滑的动作衔接,让不少网友都误以为,这是AI视频或是CG动画。
机盖顶着三层香槟塔的ET9,行驶在密密麻麻的减速带上,竟然做到了杯子不倒、杯中酒不洒。更不可思议的是媒体挑战五层香槟塔,一样顺利通过。
再看尊界S800,技术发布会前一周,尊界官方就发布了演示视频,展现凌波微步、踏水无痕、白沙不扬,三项绝技。
“稳如泰山”和“凌波微步”,这两项轻功是如何炼成的?也要从主动底盘开始说起。
蔚来ET9与尊界S800在演示时,都喜欢与迈巴赫S680作对比,本质是为了向用户展现新老技术的巨大差异。
主动底盘1.0时代,代表车型为迈巴赫S680,它具备“魔毯悬架”。通过简单的视觉摄像头,对前方路况进行“预瞄”,并提前对悬架高度、减震软硬调整,实现类似魔毯飞行般的“无感通行”。
不过,初代“魔毯悬架”2012年就已经量产上市,受制于当时传感器性能,在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上还有很多值得提升的地方。例如,视觉摄像头无法准确获知前方坑洼的深度,较大或隐蔽的坑洼依旧能带来颠簸;普通空气弹簧行程不够,调整速度也不快,在面对高速突发的路面起伏时,处理效果不佳。
主动底盘2.0时代,蔚来ET9与尊界S800在前辈奔驰“魔毯悬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配备的激光雷达,相比视觉摄像头,三维探测能力更强,可以精确感知前方坑洼路面的深度,以及减速带的高度,提前对底盘悬挂系统做更精准的调整。而且,整套系统的算力也翻了很多倍,能将更多影响行驶舒适性的因素纳入,并指导电机、悬架、减震做出相应的对策。
同时,巨大的悬架行程以及极快的反应速度,也让悬架在高速行驶时依旧拥有较好的表现,做到更无感的“无感通行”。
以蔚来ET9为例,它搭载了ClearMotion主动式悬架技术,这款悬架与传统的空气悬架和液压控制CDC截然不同,其创新之处在于车辆避震器上集成的主动阀和电动液压装置。每个主动阀由内齿轮泵、无刷直流电动机以及数字控制器三个核心部件构成。
当数字控制器感知到潜在干扰时,主动阀所配备的电动机马达会即刻启动,以毫秒级的反应速度来抵消阻尼器上的压力。同时,它依赖的高性能无刷电机,每秒能进行高达1000次的扭矩调整,以此来实现对车身姿态的精准调节。
不过,在最高端的迈巴赫GLS600等车型上,奔驰悄悄将空气悬挂升级为液压悬挂,同时也改用算力更强的控制芯片。这套新系统,相比蔚来ET9与尊界S800的底盘,到底谁更胜一筹,相信我们大家都很想知道。
旗舰级行政轿车,尺寸巨大,在拥挤大城市中行驶,超过5米的车身就会让驾驶者操控起来异常费力。
为了能让这些大家伙在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广州的城中村自如穿行,工程师为尊界S800和蔚来ET9都安装了后轮转向系统。
其中,蔚来ET9的后轮转向最大角度为8.3°,尊界S800更加夸张,达到16°(物理结构 12°、全车平台 4°)。在这项技术的加持下,蔚来ET9的最小转弯半径只有5.45米,而尊界S800则只有5.05米。
两台轴距在3.3米上下的巨无霸,转弯半径居然和飞度、Polo一类的紧凑小车差不多,两根车道就能完成调头,是否很不可思议?
不止如此,尊界S800的底盘还支持蟹行模式。也就是在变道时,转动方向盘,前后轮向同一个方向偏转。这就使得车辆拥有类似螃蟹一样的横向移动功能。
在拥挤的车流中,蟹行能增加车辆的灵活性,只要旁边车道有一个超过车身长度的空位,就能一把方向横着摆过去,不用考虑车尾的循迹滞后问题,让变道不再是件难受的事情。
当然,还有在两年前推出,定位硬派越野的仰望U8,它也搭载了由云辇和易四方构建而成的主动底盘系统。不同的是,尊界S800和蔚来ET9都以追求舒适为己任,而仰望则以硬派越野为核心。
原地调头、水中行驶、制动/转向多重冗余······主动底盘带来的优势,还在进一步开发。
不过,千万别以为主动悬架只有尊界、蔚来、仰望等少数几个汽车品牌独有。这两年其他车企也在加深这方面的研究,推出了拥有不同侧重的主动悬架产品。
例如,理想魔毯2.0主动悬架、法拉利FAST主动悬架、保时捷Active Ride悬架控制管理系统。它们能根据品牌需求,提供或舒适或操控,不同取向的底盘特性,让旗下车型的底盘表现更符合品牌调性。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止造车新势力,连奥迪、保时捷、奔驰这样的传统大厂,都在开发主动底盘技术,希望在马上就要来临的激烈竞争中有“上桌吃饭”的机会。
当然,本身在智能化方面具备一马当先的优势的中国品牌,在这方面更是展示了智能化与底盘融合后的加法甚至乘法效果。
2025年,既是高阶智驾的普及之年,也是智能底盘的爆发之年。一众新势力们会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