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1-19 12:13:18 作者: 半岛官方网站下载
我国汽车座舱发展经历机械仪表阶段、传感器数字仪表阶段和全面智能阶段三个阶段,而智能座舱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产物。虽然汽车座舱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在政策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和技术进步助力等利好因素驱动下,其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一直上升,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元;同时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也在一直上升,且高于全球水平。
智能座舱是指使用先进的传感、计算、通讯等技术,对车辆内部环境和乘客进行实时感知、分析、控制,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驾乘体验的汽车座椅系统。其通过集成多种技术和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座椅调节、座椅加热、座椅通风、按摩功能、智能调节、智能识别、人机交互等。到目前为止,我国汽车座舱发展经历3个阶段,即机械仪表阶段、传感器数字仪表阶段和全面智能阶段,而智能座舱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产物。虽然汽车座舱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具体来看,我国智能座舱产业链上游最重要的包含PCB、显示面板、功率器件、车载地图、操作系统等硬件和软件;中游主要为智能座舱软硬件系统集成,包括车载信息显示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通讯系统、HUD(抬头显示)、OTA(空中下载系统)和安全模块等;下游则为汽车行业。
一是政策相继发布,支持和引导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国很看重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智能汽车创新发展的策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交通领域科学技术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多项政策发展,推动了智能座舱行业的发展。
二是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动智能座舱行业发展。一方面,由于智能座舱实现难度较小、相对更容易落地,且成果容易被用户感知,所以其已成为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入口。同时,智能座舱也成为各大汽车厂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相关配置成为厂商差异化卖点。这些使得慢慢的变多的厂商将资金、精力倾斜至智能座舱领域,同时智能座舱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吸引着网络公司等多方资本布局,推动了智能座舱研发技术与产品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时下人们对智能座舱的认知程度提高,其已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考量因素之一。据HIS markit调研数据,61.3%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配置会极大提升购车兴趣,同时17.4%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座舱是买车必购配置。由此可见,汽车配置智能座舱能提高消费者购车意愿,进而进一步促进智能座舱在新车中的渗透率。
三是技术进步助力智能座舱行业发展。一方面,随着HUD、域控制器、多维交互等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显现等,智能座舱相关配置成本进一步下降,利好智能座舱渗透。另一方面,智能座舱逐步与5G、AI等新兴技术进行融合,再加上大屏化、多屏化、HUD、VR等显示技术慢慢的提升,其应用场景和功能不断丰富,人机交互以及娱乐体验也慢慢的变突出。除了用于导航、安全预警等需求外,还有情感功能、远程控制等多样化场景交互功能,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不同需求。
在上述三大利好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智能座舱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由2018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39亿元,且增速始终高于全球水平,为全球智能座舱行业贡献了重要增量。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朝着千亿迈进,预计到2025年突破千亿元,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7%。
同时,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也在持续上升,由2019年的32%上升至2022年的60%,且自2020年起,其渗透率始终领先全球,在全世界内占据一马当先的优势。根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座舱新车渗透率将继续上升,且与全球差距不断扩大。
注:上述信息仅作参考,图表均为样式展示,具体数据、坐标轴与数据标签详见报告正文。
个别图表由于行业特性可能会出现出入,详细的细节内容请联系客服确认,以报告正文为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座舱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行业(2024-2031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形态趋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公司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全方面了解行业及对本行业来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商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