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方网站下载

智能座舱:汽车智能化核心赛道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时间: 2024-05-15 07:30:56 作者: 半岛官方网站下载

  当前百度、商汤、华为等拥有AI大模型的厂商相继推出智能座舱产品。AI大模型的落地有望推动座舱人机主动式交互时代的到来。

  2017-2022年智能座舱市场需求持续提升,智能座舱已成为整车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构成机构预测,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到近5000亿元,行业有望在AI驱动下迎来广阔市场空间。#汽车##汽车智能化##智能座舱##国产替代#

  智能座舱(intelligent cabin)旨在集成多种IT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全新的车内一体化数字平台,为驾驶员提供智能体验,促进行车安全。

  汽车智能座舱可实现人、车、路的联通互动,是人车关系从工具向伙伴演进的重要纽带和关键节点。最重要的包含车载娱乐信息系统、中控屏、语音交互系统等。

  与自动驾驶的高技术难度和严监管相比,汽车座舱暂不涉及底盘控制,技术实现难度较低,更容易商业化落地。且由于汽车座舱与驾驶人员非间接接触,其硬件设备、软件服务以及生态应用等功能的落地,更易被用户感知到,因此是车企在寻求差异化发展当中的重点布局领域。

  据罗兰贝格&地平线《智能座舱发展的新趋势白皮书》资料显示,智能座舱将经历四大发展阶段,向最终产品形态“第三生活空间”演进。1.电子座舱阶段;2.智能助理阶段;3.人机共驾阶段;4.第三生活空间。

  电子座舱阶段:本阶段以“域内集中”为主要特征,车内电子信息逐步整合,形成“电子座舱域”。座舱设备数字化,车载应用探索发展。

  智能助理阶段:本阶段具体表现为生物识别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使车辆的感知、决策和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可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辅助驾驶等功能。

  人机共驾阶段:在此阶段座舱可实现“主动服务”和“自主/半自主决策”。多模态交互技术的突破使车辆感知更精细化,座舱可主动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场景化服务。座舱域、动力域和地盘域进一步融合后,座舱控制域可直接调用无人驾驶域的驾驶服务,进行车辆控制,形成人机共驾的新局面。

  第三生活空间:最终车辆将实现空间内外无缝互联,进化成集“家居、娱乐、工作、社交”为一体的第三生活空间。

  根据行行查 行业研究数据库 资料,拆解智能座舱产业链,最重要的包含上游的芯片、高精地图、交互算法、显示面板等软硬件,中游最重要的包含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全液晶仪表、流媒体后视镜、HUD抬头显示、车联网模块等关键零部件,下游主要为整车应用。

  相比于传统座舱,智能座舱一方面配置更为丰富,除了机械仪表板和车载娱乐系统,还搭载多模态交互等功能,另一方面原有部件也得到升级。预估智能座舱价值量将达到6800-19500元,远高于传统座舱价值量。

  与此同时,上游供应商会结合自己所提供的不一样的产品类型,不断切换身份,导致产业边界不断拓宽且渐趋模糊。

  从供给端来看,智能座舱技术难度低、成果易感知,成为主机厂差异化竞争重点。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改变及智能化的逐步升级,各主机厂将更为注重智能座舱的软件差异化开发,而Tier1供应商更将专注底层软件+硬件架构。统一化的硬件架构能提高硬件适配能力,进而帮助主机厂降低设计难度和开发成本以实现后期更好的差异化开发;同时,Tier1供应商还需具备底层软件和域控制器开发能力,可向主机厂提供座舱集成解决方案。

  车机系统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座舱中为用户更好的提供音乐、电子书等特定内容服务和根据人脸自动调节座椅等主动响应,通过提供更多主动交互场景提供用户体验。

  当前智能座舱市场由主机厂、传统供应商与互联网科技公司三方占据,在边界趋于模糊的网状产业格局下,三方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

  由于智能座舱涉及各类软硬件的集成以及解决方案的提供,每一个玩家都很难独立完成产业的深耕。要打通全链条,就需要与合作伙伴联手构建生态圈。

  产业链总的来看,智能座舱增量电子硬件以及内饰升级赛道等各细分赛道值得关注。

  以中控屏、液晶仪表、座舱域控制器为代表的座舱产品,海外tier1市占率领先,国内以德赛西威、华阳集团为代表的本土tier1大多以车机系统产品起家,从后装转前装,相比海外tier1具备成本优势、快速响应能力,配套客户从自主向合资延伸,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域控制器是智能座舱必备部件,成长确定性强,步入规模化量产阶段,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单车价值量1500元左右;SoC芯片是算力核心。

  W-HUD是当前主流方案,虚像和实景结合的AR-HUD有望成为未来主流,当前W-HUD单车价值量在1700元左右、AR-HUD单车价值量在5000元左右,HUD市场渗透率或已突破拐点;国内中控屏渗透率超85%,是智能座舱各部件中渗透率最高的产品。

  液晶仪表当前在高端车型已基本普及,随着进一步向中端车型渗透;流媒体后视镜:技术上,屏幕代替镜面,配置上,后装市场走向前装,从选配走向标配。

  各环节具有先发优势的代表厂商包括:国内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先行者德赛西威等;AR-HUD率先量产的华阳集团等;具备智能座舱全栈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均胜电子等;受益于座舱声学系统升级,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跃升的上声电子等;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龙头中科创达等;座舱内饰领先供应商常熟汽饰等;座椅基本盘稳固,新产品持续拓展的继峰股份等。

上一篇:收藏!《2023年中国智能座舱企业大数据全景图谱》(附公司数、竞争等)【组图】

下一篇:【48812】2024年我国智能座舱商场规模及域控制器商场占比猜测剖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