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2-01 07:23:56 作者: 新闻中心
随着5G与AI的结合愈发紧密,大模型上车趋势深化,5G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的特性在推动车端大模型落地方面展现出了差异化优势,这将逐步推动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交互体验。但5G在为智能座舱带来体验升级的同时,还面临着成本难以控制、技术方案不成熟、消费者付费意愿度不高等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克服这些障碍。在此背景下,探索5G如何增强智能座舱交互体验和实现商业模式闭环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为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于2024年10月19日联合举办了“5G车载应用与展望研讨会”,围绕“5G增强智能座舱交互体验及5G技术需求”的主题展开了圆桌讨论,特别邀请行业专家引导发言,定向邀请整车企业、运营商与科技公司的专家代表参与研讨。
5G赋能智能座舱圆桌讨论环节重点围绕5G增强智能座舱交互体验的4个子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5G赋能智能座舱圆桌讨论环节由清华大学教育部长江讲席教授、车辆国重首席研究员曹东璞主持,并邀请吉利汽车研究院智能座舱中心智能网联开发部部长于硕君进行引导发言。研讨环节,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智能化中心主任佘建强、华为无线产品线车联网领域副总裁王飞、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联网事业部产品经理徐畅、长城汽车601633)智能座舱产品负责人谢平生、高新兴300098)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煜、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辆智能网联研究院院长周光涛依次分享了针对研讨议题的看法。
此外,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北汽福田、北京汽车研究总院、蔚来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002594)、宝马、丰田、百度、蘑菇车联、中国移动600941)(上海)产业研究院、天翼交通、中信科智联、三星半导体、息通五洲、奕斯伟、野村综合研究所等相关企业,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高校和行业机构的相关专家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1.在场景应用探索方面,坚持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来挖掘5G赋能智能座舱的高价值场景应用,充分的发挥5G“千兆上行,万兆下行”的大带宽优势,深入探索5G在实时音视频、高分辨率流媒体服务、车载游戏、全场景智慧交互等车载场景应用方面为用户所带来的增益价值。
2.在共性研发技术方面,重视智能座舱数字底座的建设,深化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深入研究AI与云端协作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构建端云结合大模型,通过云边端算力协同、降低云端交互时延等方式来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和个性化的服务。
3. 在舱驾融合赋能方面,探索5G在舱驾融合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利用5G高速率、低时延的特性,将云端边缘算力赋能给车端弥补舱驾融合对于大算力SoC芯片的需求,大大降低舱驾融合方案的硬件成本,进而提升舱驾融合方案的渗透率。
4.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5G对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双向赋能对于车规级芯片的功能安全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化水平来突破5G车载移动终端成本高昂和技术复杂度高的障碍,并开展标准完备性分析,以统一标准来解决当前独立Tbox、智能模组等多种技术路线G车载芯片的国产化能力,探索高集中度5G终端设备,推动5G Redcap在2025年规模化上车,降低供应链综合成本。
5. 丰富的应用场景、差异化的交互体验和成熟的商业模式是快速提升5G车端搭载率的关键要素,基于5G赋能智能座舱的高价值场景和用户的真实需求来加速杀手级应用的研发,提高车载5G流量的边际价值。同时,打通手机与汽车互联的全链路闭环路径,打造更优质的智能座舱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