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度李涛:AI是驱动智能化的核心因素 萝卜快跑将搭载第六代超级座舱智能体

时间: 2024-10-06 08:26:52 作者: 新闻中心

  9月29日,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4)在合肥召开。会议围绕“

  事实上,AI大模型技术正引领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当下汽车行业也正积极布局、拥抱大模型。而随着大模型“上车”加速,并全面赋能智能座舱,新科技正赋予座舱深度进化。

  记者观察到,由于大模型技术赋予座舱更准确、更流畅的语音识别功能,更丰富的知识储备与语义理解能力,并进行拟人交互,使语音交互更自然。众多车企已先从车载语音助手角度入手,推进大模型在座舱中的应用。

  “语音交互是智能座舱里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它替代了最早的机械组件之后帮助人做Hands Free的交互。”百度智舱业务部总经理李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随着AI技术、自然语言理解的进步,泛化成为更加通用的能力,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人们对座舱的使用频次从最早每天3次—5次的个位数到今天不仅飙到两位数,而且接近飙到三位数,能够在最新量产车上看到这样的交互次数了。

  同时,李涛也指出,这样的数字并不全是越大越好。首先,如果一个功能频繁被用户使用,一方面能够说明这个功能很实用,用户对它产生了依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整体车辆设计的智能化程度比较低,“你没办法理解用户当前所需,用户只能不停发原子化的操作指令才能完成。”

  真正的智能座舱,应该是与普通座舱有所区别的。所谓的普通座舱,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直处在等待被用户唤醒的“待命”状态,用户通过按钮、语音或其他方式发出指令,座舱才会有所反应,不下指令,它就不动。

  “过去大家简单把一些能力嫁接到座舱里面去,这个思路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改一改了。我们如今更聚焦于基于大模型做正向设计,而不是把这个技术不断地往里面一点点剪切、接入。”在李涛看来,座舱的终极形态应该是一个车端智能体,它知道你的需求、你的位置,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并会主动地给你提供,而不是让你记住很多指令。它将会向着智能体化、机器人化的方向去演进。

  智能座舱无疑是进阶版本,理论上应该实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自我决策,通过数据的变化、用户的识别、行为的分析等方式,来自主做出一定的反应。要实际做到这样的程度,除了技术之外,生态也是必不可少的板块。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把的智能座舱做了整体品牌升级,我们升级为Apollo超级座舱。”李涛透露,汽车云3.0产品,还对数据管理、仿真、训练、算力、生态等多方面进行升级,为行业提供更强大、更高效的无人驾驶端到端和智能座舱技术方案。

  李涛认为,现阶段智能座舱可能是整个车里面“撬动比”最高的单元。因为在此之上进行的技术投入,会通过交互体验真切获取,最能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

  据李涛透露,接下来,百度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即将搭载超级座舱智能体。“在这台车上你们可以看到整个在大模型驱动下的自动化迎宾、自动化车控,对不同人群的照顾和关照的全新体验。”

  李涛表示,无论是在极越,还是萝卜快跑,如果想要做到全域执行控制的话,都需要一个非常开放的电子模型架构,通过开放底层能力实现调度。所以要想实现智能体的大规模上车,离不开众多OEM(设备制造商)的全力支持。

上一篇:比亚迪智能化街区亮相2024天津国际车展

下一篇:百度智能云汽车云30发布推动无人驾驶与座舱大模型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