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2-24 14:02:13 作者: 智能驾驶域产品
近日,随着ChatGPT的火爆,各大科技公司都表示将推出类产品,如百度即将上线“文心一言”。人工智能技术是汽车智能化转型重要支撑之一。日前,长城、集度、岚图等均官宣接入百度文心一言。车企将融合文心一言的能力,携手打造基于智能汽车场景的大模型人工智能交互,将对话式语言模型技术落地在智能座舱场景。
为看清智能座舱产业市场格局的变化,助力车企在智能座舱方面打造出用户满意的产品,2月17日,由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嘉定区汽车人才研究会、李尔(上海)汽车部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支持的“万物交互,智能座舱开启‘第四空间’新纪元”研讨会在杨浦区江浦路顺利召开。
作为“汽车行业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的系列活动之一(第三期),本次培训共吸引了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的50余名学员参加。
华西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崔琰以“需求中枢向上 智能电动加速”为主题,从产业层面为大家重点介绍了中国智能座舱产业市场格局与技术发展趋势。
崔琰表示,华西证券坚定看好电动智能变革造就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历史性机遇,传统燃油车时代欧美日整车厂占据主导地位,诞生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爱信精机、大陆等欧美日零部件巨头,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中国车企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带动产业链一同成长,叠加中国速度和性价比优势,相信必会诞生领先全球的自主零部件巨头。
崔琰在演讲中分析了中国智能座舱产业市场格局,她认为,汽车电动化的渗透率在去年达到了30%。在未来的3-5年中,智能化将成为主机厂们互相比拼中长期竞争力的关键之一。因此,除了在智能驾驶上发力,智能空间的生态构建也必不可少。其次,目前产业链下游的竞争格局仍然不清晰,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各企业将在座舱配置上“卷”起来。与此同时,智能座舱的发展的新趋势也会持续向上且依旧可观。
众所周知,易感知性和场景化是智能座舱的两大特点。在视听嗅触交互五大领域同步迭代下,汽车将会向智能移动第三空间转变。在崔琰看来,当下智能化细分赛道处于导入期,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综合各方面考虑,在智能座舱增配方面优选线控底盘、域控制器、车载声学、车载光学,此外主机厂降本增效将驱动一体化压铸渗透率逐步提升;而燃油车时代由于复杂稳定的供应链关系网,国产替代进程相对缓慢,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由于新玩家的加入,打破原有的供应模式,部分赛道的国产替代明显加速,优选座椅;最后,一方面因为疫情、缺芯等加速海外重资产零部件细分行业出清,另一方面海外零部件巨头纷纷转型智能电动业务,战略性放弃偏重资产制造的业务,国内零部件企业借机加速出海,优选轻量化、内饰件。
产品不仅是产品,它是一个有凝聚力、综合性的体验。新时代下,产品的打造不仅要从产品的有用性、安全性、高效性出发,更需要仔细考虑用户的文化、情感、价值和审美等。对此,同济大学教授、人车关系实验室创始人马钧从用户体验设计、用户研究、智能体验、如何让产品引领潮流和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研究开发流程等维度为大家介绍了《体验设计:新时代的产品打造方法》。
马钧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了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价值金字塔理论。体验层次理论框架将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价值分为三个层次,即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本能层和行为层代表最基础的需求和体验,如安全、好看、使用的过程的愉悦感等,而反思层代表着更深层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他认为,新时代的产品打造,不仅要在本能层和行为层打造良好的感官体验和交互体验,做“好用”的产品,更要在反思层构建核心的情感体验和品牌形象,做“潮流”的产品,后者是品牌建立用户忠诚度,在激烈市场之间的竞争突出重围的关键。
他指出,汽车智能座舱朝着人-机-环协同的方向发展,而汽车人机交互涉及多领域的人-机-环关键节点,因此多模态交互不但可以提升交互的友好性、准确性和便利性,也能够大程度的提升用户体验。
当下,随着汽车消费的需求发生明显的变化,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场景发生转移,花了钱的人数字座舱类体验的支付意愿有所提高,汽车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正在转变。随着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智能座舱将是发展最快的方向之一,也是与互联网软件服务、算法交集最多的产品。来自上汽培训中心的讲师张伟分享《智能网联生态下主机厂智能座舱模块差异化价值及使用者真实的体验》。
据张伟介绍,智能座舱的搭载率在大幅度上升,液晶显示屏、可触控中控屏、智能方向盘等功能的搭载率已超越90%,最具智能化代表的OTA的搭载率也已超过五成。OTA的渗透率在10万元以下车型的搭载率相比来说较低,为25.4%左右。他认为,对于一辆搭载入门级别智能座舱的乘用车,10万元的销售价格成为了智能座舱渗透率的“分水岭”。考虑到品牌与产品定位,对于单车售价超过75万的顶级豪华车而言,座舱的智能化水平并不是其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10万元以下与75万元以上车型并不是座舱智能化发展的重点细分市场,座舱智能化发展市场已呈“纺锤型”,由两端向中部聚拢。
张伟指出,当前中国智能座舱发展处于中前期阶段,不同于传统汽车产业链,智能座舱的结构并非线性,而是趋向跨界、融合集成网状竞争格局。在当前智能座舱暗流涌动的博弈之下,呈现了主机厂、传统供应商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三方势力彼此竞争,又互相弥补,共同建设良好生态平台的状态。
汽车座舱智能化发展是通过配备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车载产品来实现与人、路、车的智能交互。座舱的智能化发展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环境感知,基于AI技术增强车内车外感知;二是多模态人机交互,其底层逻辑仍离不开算法和芯片,应用到车上则体现在智能语音、AR HUD等领域;三是云端结合/车联网。这些技术的应用发展将打破外部服务生态界限,形成车端生态,人车关系从工具演变成伙伴。
【汽车行业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也将继续从无人驾驶、数字化等多个角度前瞻行业变革、解码现实案例、促进同行交流,为企业技术管理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借鉴。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为智能驾驶领域提供了一个肥沃的生长土壤。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与此同时,智能驾驶领域也开始加速洗牌,面对尚且摸不到边际的全自动驾驶,市场开始将更多目光聚焦到商业化落地层面。中国的智能驾驶企业正在围绕实现车辆“无人化”持续发力,逐步扩大常态化路测和运营范围和规模,用技术的提升面对更复杂的场景。
在产业快速地发展的背后,是对大量优秀人才的需求。鉴于此,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计划于3月举办无人驾驶培训班,邀请业内专家授道解惑,组织企业高管一同探讨,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智能驾驶发展赋能。
A:智能感知技术、AI算法、智能线控底盘技术、智能车辆路径规划与自主决策、地图定位技术、高速路车路协同技术等
A:【前瞻内容】: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实践分享;【专业讲师】:头部院校及企业专家现场教学、互动、案例讲解;【合作交流】:上下游企业学员间互相交流、资源对接;【参访学习】:实地参访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合作。
A:自动驾驶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对感知、软件算法、控制执行、地图定位感兴趣,有相关专业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员;其他智能汽车从业者,有数理基础。